考试题型、分值
单项选择题
共30道,合计30分。
多项选择题
共15道,合计30分。
判断题
共10道,合计10分。
简答题
共3道,每道题目约3小问,合计18分。
综合题
共1道,约6小问,合计12分。
Tips
【1】每小题备选答案中,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。请至少选择两个答案,全部选对得满分,少选得相应分值,多选、错选、不选均不得分。
【2】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1分,错答、不答均不得分,也不扣分。
各章分值分布
特别提醒:
学习每一章之前,可以先考虑这一章节会不会出主观题。
如果该章节只有客观题,那么对知识的把握可以不用特别精准。
客观题知识掌握的最高境界是“模糊记忆,精准选择”。
如果知识点涉及主观题,我们必须把握好,甚至有些内容需要背诵。
考试特点分析
01
计算机考试
1-题库有多套试题,特别是考试批次增加,试题覆盖范围广,要求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、扎实。
2-考场不会特别安静,需要适应这种略微嘈杂的考试环境。
3-有需要的考生需要提前练习打字速度,特别是税法部分内容涉及公式录入。
02
重者恒重
这就体现出历年真题非常重要。
1-重视对历年真题的学习、研究(涉及知识点、命题方式、考核角度、陷阱设置等)。
2-动手做历年真题,而不仅仅是阅读历年真题。
03
逢新必考
每年教材新增、修订、调整的知识点都是命题老师重点关照的对象。
04
考核难度逐年增加
考试批次增加导致2019、2020年客观题考核范围加大不同于其他2个科目,《经济法》考生应充分重视客观题。
备考进度
基础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,如果基础阶段把握好,可以说把握了考试的50%甚至更高。
强化提升阶段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,重点法条记忆,这样才能突破主观题。
老师的建议
1.复习备考周期长,尽可能锻炼身体
2.保持良好心态,平衡好工作、学习和生活,但要坚持学习
3.多利用碎片化时间
4.增加复习的专注度,提升学习效率
成功=1%勤奋+99%远离手机
5.不纠结(在95分中去争取宝贵的60分)
6.考前及时调整"时差",适当锻炼戴口罩答题的"技能"
经济法学习方法
1.对具体知识点学习前先要问是否可能考核主观题。
2.遵循"听课"(推荐2遍基础班)、"记忆"和"做题"三步走,完成从"输入"到"输出"的转化,将知识"内化"。
①税法相关章节应特别注意一定量习题的演练和积累。
②动手去写主观题(简答题、综合题)。
3.按照人类记忆规律科学记忆,及时回顾(多重复),与自己的遗忘作斗争。
4.充分利用历年真题!
5.构建知识体系,建立知识框架。
6.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,错题反复做。
7.考前做成套题目(最好能保证3~5套成套题目训练)
8.冲刺阶段就复习备考中"错题"、2022年"变态"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碾压。
常见备考误区
1.三分钟热度,开始用力过猛。
不要抱着追剧的心态追课,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节奏来学习。
2.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学习集中度不够。
养成学习习惯,注意学习环境,不要学着学着变成了刷手机。
3.计划永远被打破,没有严格按照计划执行。
再忙再累也要坚持学习,学习节奏与惯性被打乱后再恢复非常不易。
4.学习方法不对
5.备考时间太少
不论是方法不对,还是备考时间少,更多的可能是在个人主观能动性上。
主观的学习意愿是最重要的,老师的课程,备考资料,只是给你提供一定帮助,最重要的还是你的主观行动。
6.片面追求进度,忽略将知识"消化吸收"
学会慢下来,不要着急,学完知识点先消化吸收好再去听新的课。
7.不做题
有些同学眼高手低,只听课不做题。但考试形式是以做题来测试你的水平,所以做题还是必须的。
8.不做成套题目
刚开始做成套题目可能大脑会不适应,但是做了两三套以后,就会有明显改善,所以考前一定要做成套的题目。
9.冲刺过早
小球老师推荐临考冲刺用7-10天,最好不要超过15天,以免冲着冲着就没劲了。
10.考试时心态崩溃
中级《经济法》客观题考察的时候,很可能范围突然特别广,导致考试当中遇到了自己复习范围以外的内容。
这时候就需要调整心态,安心答题,不要因为这种突发情况影响了自己的考试心情,导致发挥不好。
《22年中级抢先学》课程免费听啦!
全年规划、框架梳理、基础引学
先到先得,送完截止
扫描二维码参与领取